查看原文
其他

中科院历史上唯一没有学历的院士:从“边区工业之父”到新中国机械工业的奠基人

贺东航 党史镜报 2022-10-14

请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沈鸿

在新中国机械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中,有这样一位堪称传奇的奠基者:他只接受过4年小学教育,却是中科院历史上唯一没有学历的学部委员(院士);他曾是在上海兴办五金厂的民族资本家,也曾3次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模范,毛泽东为他亲笔题写“无限忠诚”的奖状;他主持了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等许多大型关键设备的研制,也先后组织编写、翻译、出版了大量机械工程相关图书,为传播机械工业知识,培养机械工业人才作出重要贡献。他就是新中国重型机械工业的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沈鸿。


学成于“社会学校”的“天赋型学生”

1906年5月19日,沈鸿生于浙江海宁。幼年时因家贫,只上了4年小学就被迫辍学,到上海“协太兴”布店当学徒。布店附近工厂轰鸣的机器深深吸引了少年沈鸿,使他对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身为学徒、店员的日子里,沈鸿一面做工,在做杂活的过程中精进技术,一面通过读书读报,如饥似渴地自学数理化与机械知识。值得一提的是,沈鸿对市场信息具有敏感性。当时,布店为了解市场行情而购置了一台收音机,由沈鸿保管并负责向经理报告行情变化,这台收音机也成了沈鸿了解市场信息的工具。

1931年,沈鸿辞去布店店员的工作,与几位朋友集资5000元,兴办了利用五金工厂,从生产民用弹子锁起步。在这里,沈鸿反复研究此前购置的进口锁,摸索出造锁的窍门。于是先制造出造锁的小型机器,并由此造出后来在上海滩小有名气、堪与进口锁具一争高下的“利用”锁,显示了他的“制造”天赋。至1937年初,利用五金工厂规模已从初创时的五六人发展到有30余名工人,产品从单一的民用锁发展到设计生产机床设备,并一度计划进军汽车零件行业。沈鸿本人也由昔日的小学辍学生成长为一位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兼备的杰出工程师。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沈鸿:“在社会的学校中,你学了不少东西啊!”


“边区工业之父”送来的“及时雨”

正当利用五金工厂意欲在市场上大展拳脚之时,惊天动地的淞沪战役爆发,国民政府将上海凡是涉及军事国防工业的诸如机械,钢铁,炼油,橡胶,化学和金属工业等工厂悉数迁移武汉,沈鸿也带着数十名技术工人将10台机器先迁往武汉。在武汉停留期间,沈鸿听到了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的范长江介绍陕甘宁边区情况的演讲,也阅读了斯诺的《西行漫记》。这些信息对沈鸿而言无异于绝望之中的一道曙光,他决心到延安去参与抗战。通过熟人介绍,沈鸿找到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处长钱之光,延安总部得知这一消息很重视,在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的帮助下,沈鸿带着工人和机器于1937年11月出发,历经数月转运,于1938年2月到达延安,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沈鸿从上海带到延安的铣床

抗战开始前,陕甘宁边区只有几家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不高的小型工厂。即使是建立于1936年的红军唯一的兵工厂——延安兵工厂,也只有几十个工人,业务主要限于修理军械。沈鸿引入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有力促进了边区机械工业,乃至整体工业经济的发展。具体而言,沈鸿带来的10台机器都是用于制造机器的“母机”,以这些机器为基础,一批适合边区需求的新型“母机”先后被制造出来。通过这些“母机”,军械维修部门的装备及边区各行业工厂所需设备(如炼油设备、造纸机、油墨机等)也由此得以制造。有研究者统计,沈鸿在边区共计设计生产了200多台各行各业所需的机器,为八路军在前方的作战和边区各工业门类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1939年沈鸿(右一)和部分技术人员在延安安塞茶坊合影

沈鸿以满腔热情投入边区工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而他为边区工业的贡献也并非仅限于机械制造。他在边区试办炼铁厂,成功组织灰铁试炼,由此解决了边区缺乏铁料的问题;同时,他坚持对边区工厂职工进行业余教育,大大提升了工厂职工的技术水平,为边区工业培养出一支技术骨干队伍。由于沈鸿的重大贡献,他3次被评为边区特级劳动模范,也被毛泽东和林伯渠称赞为“边区工业之父”。1947年,沈鸿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洋结合”填补

国内大型锻压设备空白

新中国成立后,沈鸿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重工业处处长、三机部部长助理、电机部副部长、煤炭部副部长、农机部副部长、一机部副部长等职务。在此期间,沈鸿主持了众多大型设备的设计制造,为新中国机械工业的奠基和发展不遗余力,勇挑重担。其中,最为值得一提的当属他主持设计、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台12000吨级自由锻造水压机,填补了国内大型锻压设备的空白。

沈鸿与林宗棠在上海重机为水压机挑选材料

1958年5月,正在参加党的八届二中全会的沈鸿写信给毛泽东,建议制造万吨水压机,得到批准。经过中央有关部门研究,决定由沈鸿和林宗棠分任正副总设计师,由江南造船厂承担建造任务。在技术、资料与设备不足的情况下,沈鸿带领设计班子走遍全国已有的水压机车间,通过大量考察了解设备的结构原理及性能,用纸片、木板、铁皮等材料制作各种设备模型,进行反复比较,广泛听取意见,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工人正在制作小比例的水压机

制造12000吨水压机的主要难点在于其所需零件尺寸较大,而我国当时尚无制造相应大型零件所需的条件。但沈鸿敏锐地意识到当时电渣焊工艺已较为成熟,便考虑运用拼焊方法,先制作小件零件,再用电渣焊将小件拼合为大件。尽管这一技术方案一度遭到苏联专家的质疑,但沈鸿依然坚信设计组经过严格试验选定的技术路线可以成功,并未盲从苏联专家的意见。在水压机工程项目中,技术人员摸索出“蚂蚁啃骨头”“土设备加工”等“土办法”,在生产条件不足的情况下,12000吨水压机的制造堪称“土洋结合”的典范。


为新中国打造浩瀚的机械知识宝库

早在20世纪50年代,沈鸿就先后积极推荐翻译《苏联机械制造百科全书》《机修手册》《技工教材》等一系列机械工业相关图书,为国内机械工业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提供帮助。自1973年起,沈鸿负责主持、组织《机械工程手册》和《电机工程手册》的编写。两部手册的编写历经近10年,其间约有2000余名专家参与,参考了近3000种中外文书籍,最终于1982年出版;两部手册全文共23卷,3200万字,堪称浩瀚的机械知识宝库。沈鸿认为:“世界上手册越搞越精,是很好的知识的来源。”

新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20世纪80年代后,沈鸿依然热心于技术知识传播与人才培养。他先后负责组织《中国大百科全书•机械工程卷》的编写,出版《沈鸿论机械科技》《沈鸿文选》等著作,并常以一位资深机械工程师的身份为我国机械工业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1990年代,沈鸿又向中央建议,要设立面向机械领域的技工、技能人才和工艺人才的奖励政策,并主动将20万元积蓄捐赠给国家,用于表彰优秀机械技工、教师和机械技能教育的优秀成果。


来源 /《党史信息报》

报纸编辑 / 丁达

微信编辑 / 沈洁

制作 / 杜洁瑛

转载请注明来自“党史镜报”公众号


往期推荐

他们将长路奉献给远方:脱贫攻坚的上海“密码”

上海的这座石库门里,曾是党的最高军事领导机关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震救灾中的沪唐双城情

奥运时刻,为奥运赛场上的“上海制造”“上海品牌”喝彩!

百年留苏:一群“90后”为救国而寻找光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